日本真的排外嗎?
- Hanamaru Japanese
- 5月17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已更新:5月27日
在香港,很多人對日本的印象是「有禮貌、乾淨、安全」,但也有人聽過一些關於日本人「不太歡迎外國人」的說法。那麼,日本真的排外嗎?作為一個曾在日本 Working Holiday,現在在日本居住近 8 年的外國人,我想以個人經驗來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日本人對外國人的態度,其實很複雜?
首先我要說,我在日本生活的這幾年,大部分的經驗都是正面的。不論是在公司、日常生活,甚至政府機關辦事時,我都感受到禮貌與尊重。很多日本人對我這個外國人的文化背景很有興趣,會主動詢問香港的食物、語言與生活方式。這樣的交流讓我覺得受到歡迎,也慢慢習慣了日本的生活。
但不可否認,並不是每個外國人在日本的經歷都一樣順利。舉個例子,我有朋友在找房子搬家時,被房東以「不租給外國人」為由拒絕。雖然我自己沒有遇過這種情況,但聽到時還是覺得有點難過。
我自己也曾經有過一次不太愉快的經驗。那時我剛來日本 Working Holiday,在一家餐廳打工。有一次,一位客人叫我點餐,我用日語說明某個餐點需要額外收費。對方突然變得很不耐煩,甚至大聲說:「叫個聽得懂話的人來!」我猜,可能是因為我講得不夠流利,加上名牌上的外國人名字,讓他一開始就覺得我「不懂日語」,不想和我溝通。這種被拒絕的感覺,真的有點受傷。
媒體報導中的排外情緒:以「庫爾德人(クルド人)」為例
日本的排外情緒,有時會在新聞中被放大。例如最近,我看到一則報導提到埼玉縣川口市的庫爾德人社群引起部分當地居民的不滿。
可能大家對「庫爾德人」比較陌生。他們是來自中東(如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的少數民族,不少人為了逃離戰亂而來日本尋求庇護。他們在川口市形成了一個社區,但也因為文化差異和語言障礙,與當地居民產生摩擦,有人甚至將他們與治安問題聯想在一起。
不過,其實根據日本警察廳的數據,外國人在日本的犯罪率並不特別高。
例如,2022年,日本全國因刑法案件被逮捕的總人數為約17萬人,其中外國人約有8,702人,佔總體的 5.1%(※1)。雖然相比過去幾年略有上升,但仍遠低於很多人印象中的比例。而2023年上半年,來日外國人涉及的刑法與特別法案件共計7,441件,比前一年同期略有增加(+389 件)(※2),但仍然只是整體犯罪件數中的一部分。
這些數據說明,雖然外國人有時在媒體上被放大報導,但實際上,他們的犯罪比例並不高,與部分社會印象之間存在落差。
職場上的文化接納
在我的公司裡,對外國人其實非常友善。上司與同事們從來沒有因為我是外國人而小看我,他們也非常肯定我的工作能力,經常在業務上信任我,並交付重要任務。雖然我不擅長在會議中發言,但也有同事會主動替我補充或幫我表達意見,讓我感受到被尊重與理解,也很感謝大家的支持。
語言的力量:融入與誤解之間的距離
有時我也會想,或許我之所以比較少遇到排外或歧視,是因為我的日語能力已經接近母語者,能夠順利溝通,理解潛規則,也比較不容易被誤會。當然,這並不是每個來日本的人一開始就能做到的,所以我特別能理解那些因語言障礙而感到挫折的朋友。
畢竟,日本是一個單一語言的社會,大部分人從小到大只接觸日語,日常生活中也很少使用其他語言。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沒有惡意,語言不同也往往在無形中築起一道「看不見的牆」。能否成功跨越這道牆,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外國人在這裡能否融入,是否感受到接納。
結語:日本是排外的國家嗎?
說到底,日本是不是排外的國家,其實沒有簡單的答案。對外國人來說,日本的確存在一些文化隔閡,也有部分人對「外來者」抱持保留態度。但同時,也有很多日本人是開放、友善、充滿好奇心的。
如果你打算來日本留學、打工或生活,不需要因為「聽說日本排外」就放棄這個想法。只要你願意主動溝通、尊重當地文化,大多數日本人也會以同樣的友善與尊重回應你。
希望我的經驗能讓你對日本有更全面的了解,也希望未來的日本,能變得更加包容、多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安心地生活在這裡。
參考資料
※1:法務省『令和4年版 犯罪白書』(2022)來源:
※2:弁護士法人法律事務所フォレスト(ben54.jp)「来日外国人による犯罪が増加傾向」來源:

Comments